国家卫健委于2019年3月18日发布的《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旨在指导医院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慧服务,并在个别条款中提及“生活保障等智慧服务”,为进一步建立智慧医院奠定基础。同时,也清楚的表明该体系并对“电子病历、医院运营、教学、科研等信息化建设情况”之外的信息化项目做出具体要求。结合中国医院信息化的发展来看,在政策及业务需求的情况下,医疗业务的信息化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由于医院信息化的长短板现象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前期医院后勤信息化领域基础薄弱,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现有后勤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进入21世纪以来,医院的信息化发展已经到了突飞猛进的时期[1-2],后勤信息化的落后已经成为了制约医院智慧化进程的短板,合理的后勤信息化建设有助于促进智慧医院整体协同发展,因此,积极探索医院智慧后勤管理新模式,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1 医院后勤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样本医院在后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改进方向,可从安全、效率、效益、智慧四个方面着手分析。
从安全方面来看,在医院后勤管理工作中,对医院建筑及其附属机电设备、能源供应的管理是医院安全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在缺乏现代信息化工具支撑的情况下,管理手段比较原始,管理难度比较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主营业务的不断扩大,满足医院正常运行的机电设备如空调、电梯、变配电设施设备等不断增多,专业性强、数量多、安全要求高、管理难度大成为了医院后勤管理的难点[3];同时,医院建筑建设年代较为久远,每个病房楼都经历了多次的维修及改造,由于前期缺乏信息化手段记录,导致现有人员对医院建筑、管线、设备设施无法做到精细化管理,依靠人力排查无法彻底地排除安全隐患,不能提前预测事故的发生。
从效率方面来看,医护患对于后勤服务的需求,目前仅通过电话、微信群等方式进行需求的发起,再由各项目负责人安排相关人员去处理,服务效率主要依靠责任心等主观因素,服务过程无法实时有效进行管控、跟进,维修人员缺乏考核机制、维修进度不透明等情况,导致后勤服务响应后效果不理想[4-5];医院设备和系统众多且系统和设备间存在交叉,任一设备和系统需要维修需要多个部门配合,影响整体工作效率。
从效益方面来看,医院建筑能耗费用通常占医院后勤运营成本的50%以上,主要集中在水、电费用。其中,用电为主要能耗,约占总能源消耗的 70%以上。由于医院建筑建设年代较为久远,原有电路、水路与设计标准及计量系统完善程度无法得到保证;用能系统包括空调、电梯、给排水等多个系统,每个系统又包含若干个子系统和设备,能耗的记录和统计分析工作量比较大,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已无法满足医院对节能减排管理工作的要求[6]。
从智慧方面来看,由于现有后勤管理工作信息化程度较低,缺少运行数据对整个医院后勤管理现状进行深度分析,不能较好的对整个后勤管理工作带来数据支撑,提升后勤管理的整体水平。
2 医院后勤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
从国内医院后勤信息化系统建设现状来看,普遍存在明显的系统孤岛效应,系统及模块之间缺少联动,大部分系统难以实现综合管理[3]。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样本医院在项目建设初期就确定通过顶层设计,对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提出一次性打造、一次性实施、一次性交付的总体要求,确保各个系统的融合与互动,有效提升安全、效率、效益、智能的总体目标,实现精细化管理与核算,通过数据可视化,进行预警和监管。目前,在样本医院各后勤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中(包括办公管理、房屋管理、车辆管理、修建管理、物业管理、供应保障、动力管理、餐饮管理),均有较为成熟的管理系统。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本次建设主要围绕后勤管理的四大目标,暂不与前端医疗业务信息进行重合。因此,拟建设基于可视化管理系统,对综合监控系统、能源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进行联动的医院后勤综合管理平台。
2.1 可视化管理系统
可视化管理系统可以将整个院区的房屋空间、设备设施与管线、综合维修、环境监控等[7-8],医院所有基于物理位置的活动和业务,均以直观可视的方式集成到统一的可视化平台上,医院后勤综合管理中心可以通过可视化管理系统进行设备故障定位、管线全生命周期管理、维修作业管理可视化,以及综合安全管理的可视化,实现管理人员在后勤综合管理中心就可以对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监控,实现资源的综合调度、协调与指挥。
文章来源:《中国设备工程》 网址: http://www.zgsbgc.cn/qikandaodu/2021/0211/1053.html
中国设备工程投稿 | 中国设备工程编辑部| 中国设备工程版面费 | 中国设备工程论文发表 | 中国设备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设备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