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是录制节目的重要场所,在录制的过程中,对主播的妆容、衣着、形象以及灯光布置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在演播室中人物以及场景基本处在静态中,灯光也需要保持稳定与协调,这样才能够为新闻主播营造良好的新闻播报环境,使得灯光与演播室以及新闻主播之间更加融洽,为观众带来赏心悦目的感觉[1]。
1 新闻演播室主要的灯光设备
演播室的灯光设施的类型比较多,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发挥不同的灯光效果和作用,首先聚光灯在演播室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可以散发出较强的光源,并且光线以及亮度都比较高,通过聚光灯的照射,就会在物体表面产生高光点。尤其在新闻主播的造型设计中更为常用,可以修饰出新闻主播的眼神、面部以及轮廓等,使得新闻主播更具立体感。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在新闻演播室中灯光的使用也逐渐多元化,其中LED灯作为一种新型的灯光设计,能够根据新闻访谈的内容以及演播室的整体构造等,结合色纸为观众带来视觉冲击,使得演播室的现场效果更佳强烈,也能够让新闻播报与灯光之间更加和谐,增强了新闻播报的效果。
在演播室应用最为广泛的应该是三基色冷光源灯,其是一种泛光型的灯具,属于柔光灯的类型,最大的特点就是温度低、光源比较稳定,不会闪烁,同时显色性也比较好,可以充分满足演播室中对灯光的需求。通常在演播室中使用的三基色冷光源等为36W和55W,也会将4、6、8管组合起来进行使用。这样就会使得演播室的灯光更加柔和、照射更为均匀,其更多的也会使用在主播的面部,让主播的面部更加自然,不会出现大片的阴影。此外,其还具有能耗低,安全性高,使用寿命较长等优势,但是其灯体相对比较大,光面的照射范围也比较大,因此就需要根据演播室的需要,利用一些遮光纸加以控制。不同的灯光设计与布置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在新闻演播室选择灯光的过程中,需要扬长避短,体现出灯光与演播室之间的协调性,增强新闻播报的画面感[2]。
2 新闻演播室中的灯光设计与布置方式
2.1 主光的设计
在新闻演播室应用灯光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主光的应用,其能够对新闻主播的整体形象、面部轮廓和气质等进行修饰;并烘托出演播室中的整体氛围。通常而言,主光灯的布置要在主播的面部一侧;对于女性新闻主播在设计主光灯时,不能过于倾斜或者过高,这样反而会凸显出面部的皱纹或者妆容瑕疵等,而是要控制好主光灯的角度与位置,需要将主光灯保持在正面方面的30-60度之间,主光灯的高度也需要调整到主播在坐姿状态下,鼻尖向下的位置。同时在设计主光灯的过程中,还应该防止将其散射至演播室的背景之上,也可以采取挡光板对一些光线进行阻挡,防止对影响到整体的层次感。
2.2 辅助光的设计
在演播室的灯光布置中,除了要注重对主光灯的选择和应用之外,还需要科学的设计出辅助光,进而弥补在主光灯照射不全面的问题。辅助光主要在塑造主播的形成以及面容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让主播的面部能够凸显出层次感,并消除一些主光灯在造型中所产生的阴影。对辅助光的布置需要根据一定的比例,也需要结合演播室的灯光情况,选择使用柔光灯与聚光灯,可以将灯光的强度调整到主光灯0.5-1倍左右[3]。
2.3 背景光的布置
背景光主要起到烘托演播室的背景以及景物的效果,其主要布置在景物的正面和反面,背景光的设计相对比较灵活,其需要结合景物的布置,移动光源和位置。但是有些演播室中的景物比较复杂,并且有些景物还自带发光体,这就为灯光的布置带来一定的难度;需要按照景物的实际特点以及结构等,将灯光布置在适合的位置中,充分的考虑灯光的效果。同时背景光也需要比主光稍微暗一些,防止出现重影或者影响演播室整体的灯光布置,可以将一些多余光线设计到景物后面或者主播的身后,降低阴影。通常对背景光的选择更倾向于浅色调以及中性的色调,如果背景光的色彩过于强烈或者明艳,则会影响到演播室灯光的整体效果,难以展示出质感。
2.4 新闻主播面光的设计
所谓的面光主要是在摄像机镜头正对面照射到新闻主播面部的光源,其主要的作用也是为了更好的辅助演播室的主光,衬托出新闻主播的形象面容等。在设计和调整面光时,也需要采用比较柔和的聚光灯,灯光不能过于强烈,不能强过于主光灯,需要将其布置在新闻主播面部的偏上位置;也就是摄像机的垂直的30度方向上。由于新闻演播室中的灯光比较多,因此在设计时就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防止灯光在交叉或者散射时相互影响。同时还应该根据演播室的具体情况,对光源的距离以及强度等方面进行合理的控制与调整,展示出新闻主播的最佳造型和状态,提高新闻播放的画面感和层次性[4]。
文章来源:《中国设备工程》 网址: http://www.zgsbgc.cn/qikandaodu/2021/0514/1574.html
上一篇:达钢集团作业现场职工书屋有磁力
下一篇:轧制设备对铝箔质量的影响
中国设备工程投稿 | 中国设备工程编辑部| 中国设备工程版面费 | 中国设备工程论文发表 | 中国设备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设备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