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起初的令人吃惊
到后来的理所当然
人们对中国工程建设的认识愈发深刻
也更加认可
中国的超级工程
已成为我们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又一张"名片"
一次次中国创造
编织着中国梦
也唤起我们强烈的自豪感
下面地理君就为大家介绍7项
①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工程
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调水工程
其中线工程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
经河南、河北直达北京、天津
经历了十余年建设后
中线工程终于铸成
并规划2014年10月汛期后正式通水
一条江水行走的绿色走廊、
一条维系华北发展的生命血脉
从此贯通南北
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京石段渠道
(供图/南水北调宣传中心
截至2014年4月底
东、中线一期工程
分别累计完成投资315亿元
和2082.9亿元
东线目前年平均抽江水量87.7亿立方米
中线初期年调水量为95亿立方米
成为全球迄今为止
规模最大的一项跨流域调水工程
下图为"南水"进入密云水库之前的调节池
当"南水"来水量有富余时
水会被反向调入密云水库贮存
当用水量紧张时
又可从水库中将水调来
以加大首都水资源战略储备
(摄影/孙奇)
②
长江三峡工程
1988年11月
长江三峡的可行性论证工作全部结束
1989年9月
编写出了三峡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推荐采用
" 一级开发,一次建成,
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方案:
大坝坝顶高程为185米,一次建成
初期运行水位为156米
最终蓄水水位为175米
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
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768万千瓦
年发电量840亿千瓦时
移民不间断迁移,20年完成
大坝坝址位于湖北省宜昌县三斗坪
工程静态总投资570亿元
(按1990年价格计算)
(供图/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 重庆市文史研究馆)
1994年12月14日
三峡工程在几十年的争论之后
终于正式开工
如果没有几十年来的争议
在综合国力、技术力量
远不及今天的50年代或70年代
兴建规模空前的三峡工程
后果是难以预料的
而正是许多不赞成快上的意见和建议
促成了三峡建设方案的改进和完善
三峡工程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
还将持续地受到公众的关注
③
三线建设
1964年到1980年
在中国中西部的13个省、自治区
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
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
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
史称三线建设
在短短的几年、十几年间
上千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
星罗棋布于中西部地区
成为推动中国西部工业化的"加速器"
形成了中国可靠的西部后方科技工业基地
初步改变了
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带动了中国内地和边疆地区的社会进步
堪称中国历史上空前的西部建设战略
三线中的成昆铁路和攀钢建设项目
至少推动了西南地区2000万人
进入近现代化和城镇化
使中国的铁路工程技术进步了半个世纪
依托成昆铁路
中国重要的航天基地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70年代中期建立起来
它位于西昌市西北65公里的幽深峡谷中
气候条件好,能见度高
是卫星升空的最佳"起点站"
2004年10月19日
我国自主研制的
第一颗业务型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风云"二号C星
在此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摄影/孙自发)
④
青藏铁路
在当前"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
如果把青藏高原放在整个亚洲版图看
文章来源:《中国设备工程》 网址: http://www.zgsbgc.cn/zonghexinwen/2020/0805/516.html
中国设备工程投稿 | 中国设备工程编辑部| 中国设备工程版面费 | 中国设备工程论文发表 | 中国设备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设备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