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联合国规定的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在中国都能找到。也就是说,虽然中国的工业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但是,中国却是全世界工业种类最为完整的国家,中国可以以一己之力,制造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工业产品。
而这样令人自豪的工业基础是在何时打下的呢?正是在新中国刚成立的20余年间,而这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苏联援助的156工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布成立,然而,新中国的建立并不意味着中国人民从此高枕无忧,推翻三座大山之后,摆在新中国面前的是更为艰巨的建设任务,正所谓打天下易,治天下难,当时新中国的建立者们面对的,是怎样的局面呢?
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曾经领先世界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彻底跌入了深渊。在1949年中国刚刚解放之时,留给新中国的几乎是一片废墟。
从未停止过的军阀混战,让清朝积累下的一点点工业基础几乎损失殆尽,而即便是剩下的那么点精华,也大多被常凯申带往了台湾。当时,中国大陆上科研机构只有三四个,能被称之为科学技术人员的不过5万余人,而这其中,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居然只有600多。
可以说,当时的中国工业基础之薄弱,科技水平之差,相较与西方国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时,比中国更差的国家,大概也只有处于原始状态的非洲了。
用毛主席的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面对这种局面,新中国一边收拾旧山河,对于国内的各种土匪进行彻底清剿,另一方面,开始了艰难的建设历程。
然而,经历数十年战争的中国几乎一穷二白,即没有先进的技术和工业设备,也没有操纵技术和设备的人才。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到1952年时,中国的工业依然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1952年时,中国的工业产量、产品种类数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例如,最为重要的重工业方面,重工业产值由1949年的37亿翻了数倍,达到了122亿,在经济中的比重也从26.4%上涨到了35.5%。可以说,正是新中国成立的三年的恢复和建设,使得中国初步具备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能力。
而且,必须要指出的是,新中国刚刚成立时,虽然中苏双方签订了同盟条约,但是,苏联并没有立刻展开对中国的实质性帮助。苏联启动对中国的大规模援助,其实是抗美援朝战争之后中国的参战,才最终改变了斯大林的态度。
可以说,正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浴血奋战和震惊世界的战绩,才最终扭转了苏联的态度,也最终奠定了苏联援华的156工程的基础。
通过制定国民经济中长期计划,从而发展国民经济,是苏联人最先发明的,苏联的多个5年计划,也使得苏联从相对落后的欧洲国家变成了当时的欧洲工业第一。也正是苏联的5年计划,使得苏联有了打赢苏德战场上的工业基础。
也因此,苏联5年计划的巨大成功,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始纷纷学习,并使之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模式。新中国早在1951年初就开始编制第1个5年计划,1954年时正式定稿。
在苏联的帮助之下,苏联以156工程为核心,帮助中国建设了一大批现代化大型工业企业,156工程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第1次大规模、成系统的技术引进。虽然这项工程并未完全建成,但是,它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可以说,没有156工程,中国的工业化要推迟不少年。
那么,什么是156工程呢?
新中国成立之时,新中国的建立者们虽然对于建设祖国有着极大的热情,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和相关的知识,新中国对于当时的计划和任务都不太清楚。正是靠着苏联近乎于手把手的教,才使得第1个5年计划正式确立。
文章来源:《中国设备工程》 网址: http://www.zgsbgc.cn/zonghexinwen/2020/1023/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