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两环五射线”快速路网一期工程即将启动 将建

来源:中国设备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何为快速路? 根据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大量数据调研,经过专家充分研究论证,淄博市初步确定了“两环五射线”的快速路网近中期实施方案,并计划于2021年度实施淄博市快速

何为快速路?

根据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大量数据调研,经过专家充分研究论证,淄博市初步确定了“两环五射线”的快速路网近中期实施方案,并计划于2021年度实施淄博市快速路网建设一期工程,实施范围包括鲁泰大道(淄博西互通—鲁山大道)、原山大道(济青高速—昌国路)、昌国路(原山大道—鲁山大道)、宝山路(民和路—昌国路)、鲁山大道(张辛路互通—昌国路)等5条主要道路,道路总长度约51公里。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获悉,快速路是在城市内修建的,实行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具有单向双车道及以上车道,并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的城市道路。快速路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地面主辅路形式、高架形式和隧道形式。

淄博高架快速路标准段横断面图

淄博高架快速路标准段效果图

为什么要建快速路?

从淄博市情况看,本次快速路的规划选线以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根据《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及《淄博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纲要(2017—2035年)》,鲁泰大道、昌国路、鲁山大道、原山大道等道路均规划为城市快速路。本次快速路的规划选线以交通量为支撑,鲁泰大道(银泰城段)、昌国路(红星美凯龙段)高峰小时交通量均已超过6000辆,达到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建设快速路的标准。目前,淄博市城区路网结构以主干路、次干路为主,缺乏高等级的快速路系统,高峰期交通矛盾已日益凸显。同时,缺乏有效的“城市交通保护壳”(即环城区快速通道系统),导致大量穿城交通的出现,从而加剧了城区的交通拥堵。该项目建设,是优化加强城市路网建设的需要。

3月17日晚高峰时段,鲁泰大道与泰美路交叉口附近的交通现状

3月17日晚7时许,昌国路与西五路交叉口附近的交通现状

本次快速路的规划选线以引导城市发展为目标,宝山路沿线、原山大道沿线均有大量建设用地等待开发,本次快速路项目的规划实施,将会加速推动快速路沿线的开发建设,促进城市更新。该项目工程建设将极大带动周边土地的开发利用,能拉大发展框架,扩展发展空间,对经济发展也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淄博市城市规划中提出了主城区“东优、西融、南拓、北联”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未来淄博市中心城区在现状城区基础上,通过“两环五射线”快速路网向各个方向辐射带动经济发展。一方面有助于抓好城市建设,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人民生活相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另一方面将有效缩短中心城区与周边区县的时空距离,带动城市一体化发展。

一名业内人士说:“无论从缓解交通压力、改善交通状况的角度考虑,还是从扩大城市发展骨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完善区域经济结构的角度考虑,淄博建设快速路都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是非常紧迫的。”

噪音污染如何解决?

走访调查中,记者了解到,淄博市快速路建设一期工程道路总长度约51公里,其中高架桥约39.4公里,地面道路约11.6公里。高架桥采用双向六车道断面,建设宽度25.6米;地面道路采用双向六车道断面,道路两侧建设不小于7米宽的慢行交通系统,同时大多数路段道路两侧同步建设20米—50米宽的绿化带。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鲁泰大道、昌国路、鲁山大道、原山大道等道路规划为城市快速路后,建设用地进行了充分预留,红线宽度均不小于60米,同时还预留有20米—50米宽的绿化带,相比国内大部分城市,空间较为充裕。

近年来,国内主要城市纷纷加快推进高架快速路的建设,同时对快速路沿线的环境影响也越来越重视。以上海为例,新建城市高架路外侧边缘与居住建筑的最小距离要求,从最初的不足5米提高至10米—15米,并不断强化声环境保护措施;济南英雄山路高架桥距离居住建筑最近的地方仅10米左右,通过加设声屏障等手段,有效降低了噪音影响。

那么,淄博将如何处置沿线噪音问题?据相关部门介绍,高架快速路设计过程中,将会充分考虑噪音和扬尘问题,高架道路采用降噪路面、降噪伸缩缝、减振降噪支座等技术措施,并在声环境敏感区域安装声屏障。运行期间,高架路以通行小客车为主,禁止大型货运车辆通行,并与交管部门协调,快速路安装限速、禁鸣标志,将有效降低噪声影响;声环境敏感区域的快速路护栏两侧将安装声屏障。

文章来源:《中国设备工程》 网址: http://www.zgsbgc.cn/zonghexinwen/2021/0318/1246.html

上一篇:儿童玩具工程装载机火爆上线,经典机械传动,
下一篇:福州将建一批样板工程

中国设备工程投稿 | 中国设备工程编辑部| 中国设备工程版面费 | 中国设备工程论文发表 | 中国设备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设备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