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钢筋工程技术交底,图文并茂很实用建员干货

来源:中国设备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中包括工程中的关键性施工技术问题;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施工方法、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施工质量标准及验收规范的有关条文;施工图中必需注意的尺寸、标高、轴线及预埋件、

  文中包括工程中的关键性施工技术问题;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施工方法、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施工质量标准及验收规范的有关条文;施工图中必需注意的尺寸、标高、轴线及预埋件、预留孔位置;设计变更的具体情况;质量和安全操作要求等。

  一、施工准备:

  1、认真熟悉图纸,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16G101~16G101-3,17G101-11,18G901-1~18G901-3标准图集及有关规范标准、设计变更,正确计算材料单,下料正确,制作加工按规范标准及设计要求制作。

  2﹑在加工前出具详细的加工配料单(下料单)交项目部施工员审核。

  3﹑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安全教育。

  4﹑画出施工钢筋绑扎分布图,重要部位画出节点。

  5﹑所有机械操作,必须维护完好。

  6、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其抗震等级为:13#楼为二级,12#、15#商业部分及相关范围内的框架及剪力墙为二级,其余均为三级,框架三级,地库框架三级。

  7、钢筋:级别、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具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8、机具:调直机、弯曲机、切断机、滚丝机、弯箍机等。

  9、进场钢筋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钢筋原材已经送检并检验合格。

  钢筋进场检查的内容:每捆(盘)上都挂有标牌(注明生产厂、生产日期、钢号、炉罐号、钢筋级别、直径等标记),并附有质量证明书。检查是否与质量证明书相符。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钢筋表面允许有凸块,但不得超过横肋的高度。钢筋每1米弯曲度不能大于4mm。

  二﹑钢筋半成品加工要求:

  经外观及力学性能检验皆符合要求的钢筋在场内按指定区域存放。存放的钢筋要求放在离地300㎜高的定型槽钢上,按规格、级别存放并设置钢筋防护棚,防止雨淋、日晒、锈蚀,并设置合格标识牌。

  1、钢筋除锈:通过调直对钢筋除锈。

  2、钢筋调直:

  采用钢筋调直机调直钢筋时,要根据钢筋的直径选用调直模和传送压辊,要正确掌握调直模的偏移量和压辊的压紧程度。钢筋调直机拉直钢筋用于调直?10以下的钢筋,钢筋调直应平直,无局部弯折,表面不得有明显擦伤,抗拉强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

  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3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

  3、钢筋切断:

  1)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一般应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

  2)断料时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差。为此,宜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

  3)钢筋切断机的刀片,应由工具钢热处理制成。固定刀片与冲切刀片刀口的距离:对直径≤20mm的钢筋宜重叠1~2mm,对直径>20mm的钢筋宜留5mm左右。

  4)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如发现钢筋的硬度与该钢种有较大的出入,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查明情况。

  5)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

  4、钢筋弯曲:

  1)受力钢筋

  a、HPB300级钢筋搭接时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b、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图1a),HRB400级、HRB5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c、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图1b),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1)箍筋

  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本条第1(a)点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

  b、箍筋弯钩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图9-70)。

  c、箍筋弯后的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文章来源:《中国设备工程》 网址: http://www.zgsbgc.cn/zonghexinwen/2021/0329/1325.html

上一篇:绿维文旅:旅游工程建造施工要走向科技化、智
下一篇:【生命与医学】遏制艾滋病传播六大工程之六—

中国设备工程投稿 | 中国设备工程编辑部| 中国设备工程版面费 | 中国设备工程论文发表 | 中国设备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设备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